乐天堂fun88专业生产:垃圾桶、不锈钢垃圾桶、分类垃圾桶、公共场所垃圾箱等系列环保产品!
垃圾桶、不锈钢垃圾桶、分类垃圾桶源头生产厂家乐天堂fun88专业从事环保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服务企业。
全国咨询热线:15534828825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调查|“助推手”还是“拦路虎”垃圾分类智能垃圾桶的B面效应

时间:2024-05-26 03:25:55  来源:乐天堂fun88  浏览量: 32次

  图为潇湘奥林匹克花园一期内的智能垃圾桶,原来放在这里的传统垃圾桶已经被搬离,因每次都需要扫码才能开箱,有业主将垃圾丢在垃圾桶外,物业担负了“二次投递”的工作。

  最近,居住在长沙市高新区潇湘奥林匹克花园一期的胡先生,发现小区里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有一些居民拎着垃圾袋下楼,却最终把垃圾放在了垃圾箱边上,丢垃圾的“最后一公里”成了一道“鸿沟”。而一刮风下雨,没有正常入箱的生活垃圾就成了“自由民”。“一刮风,小区里塑料袋到处飞,真不明白,搞这样的一个东西是为了啥。”

  图为传统的分类垃圾箱,相比起来,智能垃圾箱要“洋气”不少,但二者的价格差异也非常悬殊。

  2018年,长沙市进行了垃圾分类示范社区试点,希望能够通过示范作用带动周边区域进行垃圾分类。

  “芙蓉、岳麓、天心、雨花等五区每区有10个,高新区有2个。”长沙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和记者说,在居民住宅区、办公区、公共区域,菜市场以及农贸市场等区域,通过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方式,配合终端处理设施区域生态补偿、生活垃圾阶梯计费和资源化利用项目实施等,推进生活垃圾稳步减量。

  4月10日,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印发2019年长沙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加强完善生活垃圾分类体系,确保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精确指出,区县(市)要引导社区居民按照“干湿分类为主、四分类为辅”的原则,根据设施设备设置情况准确投放。

  垃圾分类,就必须要用到专门的分类垃圾桶。潇湘奥林匹克花园小区胡先生的困扰,就是由分类垃圾桶带来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长沙在进行垃圾分类过程中,除使用传统垃圾桶外,在高新区、雨花区、天心区部分小区使用的是智能垃圾桶。而位于尖山社区的潇湘奥林匹克花园小区是长沙市高新区智能垃圾桶试点的小区之一。

  “从潇湘奥林匹克花园小区进行垃圾分类开始,小区里就装上了智能垃圾箱,有的两个一组,有的四个一组,需要先注册,每次投放都需要先扫码。”胡先生和记者说,关键是装了智能垃圾桶后,原来的传统垃圾箱大多被撤掉了,现在丢垃圾只能选择智能垃圾箱,否则生活垃圾就没地方丢。

  “投放垃圾时,业主必须扫码注册,输入小区名称、楼栋号、房号以及姓名和手机号。有些业主干脆懒得麻烦,就直接将垃圾扔在垃圾箱旁边。”潇湘奥林匹克花园一期的另一位业主赵女士和记者说,要这么详细的信息,是否涉及隐私安全的问题,也值得商榷。

  带着胡先生和赵女士的疑问,记者前往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市管理局进行了采访。

  目前高新区全区共有四个小区在使用智能垃圾桶,即F联邦小区、麓谷明珠小区、麓山润城小区,以及潇湘奥林匹克花园。

  在工作人员提供的一份材料中,记者看到,“以这四个小区为标杆,形成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标准化的垃圾分类模式。各社区内的其他小区楼盘要向示范小区靠拢,逐步形成标准化体系全覆盖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社区(村)。”

  对此,智能垃圾桶试用小区的部分业主表示,垃圾分类是好事,他们可以理解,也乐意去做,但为什么必须扫码才能扔垃圾?扫不扫码与能否实现垃圾分类之间是不是存在合理的逻辑关系?

  该局工作人员坦言,目前智能垃圾桶在使用中,确实存在一些不方便之处,“但不能因为目前的不方便,或者有些个别人不适应,这项工作就不去做,所以我们现在正在积极宣传,积极引导。”

  针对为何要收集这么详细的信息问题,高新区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员答复称: “使用智能垃圾桶是为了通过这一种智能模式来获取一些信息,从而来指导全区的垃圾分类。比如居民有没有参与这项事情,垃圾投放是否准确,垃圾量到底有多少,以及投放行为如何,等等。以后如果要确立法律保障垃圾分类时,我们也可以追溯到具体哪一户,或者对其进行奖惩,但是一般的普通垃圾桶是无法追溯到人的。”

  高新区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员和记者说,目前智能垃圾桶在高新区的投放只有78组,占的比重很少,“只是为了掌握数据,指导后期的垃圾分类工作”。

  此外,高新区城市管理局另一位工作人员认为,垃圾分类是一种生活小习惯,目前居民并未养成这种环保的生活方式,让大家只能把垃圾丢进智能分类垃圾桶有助于促进大家养成这种习惯。该工作人员还介绍,目前上海等地已就垃圾分类“立法”,不排除长沙未来就垃圾分类“立法”的可能。那么谁丢的垃圾,有没有正确丢入应投放的桶内,是要数据支撑才能进行奖励或者处罚,“这是一种顺应趋势的探索。”

  对于智能垃圾桶的引入,记者在由该局提供的另一份材料中看到,智能垃圾桶设备的投入,是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专业团队实施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据高新区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智能垃圾桶有一个相对完善的监测后台,能轻松实现对用户垃圾投放的有效检测,目前该后台的运行维护由相关企业负责。

  此外,在调查中有智能垃圾桶试点小区的业主向记者反映,垃圾桶进行了分类,投放垃圾时也要求分类,但并未见到分类的垃圾运输车,对于垃圾车运输垃圾时是否将分过类的垃圾又混在了一起表示怀疑。

  对此,长沙市垃圾分类指导中心称,目前长沙已经在构建健全的垃圾分类体系,明确要求,生活垃圾的投放、运输、储存、处理全过程都要分类进行。

  2019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上海召开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明确要求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从2016年开始试点,2017年陆续出台了《长沙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长沙市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区域生态补偿暂行办法》《长沙市生活垃圾处理阶梯式计费管理暂行办法》等。

  近年来,长沙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经过一系列试点后,将在今年实现全覆盖。

  “现在我们区的垃圾根据不同的类型,都有相应的垃圾处置场,已经实现了垃圾的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岳麓区垃圾分类办梁姓工作人员表示,2018年,岳麓区垃圾分类处在试点阶段,按照长沙市政府的要求,2019年10月底,岳麓区全区128个社区,628个小区必须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但在推行垃圾分类理念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一种或那样的问题,比如智能垃圾桶在植入垃圾分类理念的同时,其所产生的负面效果其实长沙早有先例。

  岳麓区城市管理局一名姓钟的工作人员和记者说,早在四年前,岳麓区便在辖区的一个小区全部设置了智能垃圾箱,并移除了普通垃圾箱,小区居民在干垃圾和湿垃圾分类投放时,必须要扫码才能开箱,后来运行了一段时间,因效果不理想而被叫停。

  钟姓工作人员坦言,这一做法对于居民投放垃圾而言,比较不便,而且小区里只有智能垃圾桶,不扫码就无法投放,有的居民因为垃圾投放太复杂,干脆就直接将垃圾仍在垃圾箱旁边,这与设置初衷完全相悖。“现在我们吸取这次的教训,实行自主选择投放,效果还不错。”

  一位资深的环保工作者和记者说,一座城市要实现垃圾分类绝非一日之功,更不是通过行政命令就能实现的,这是一种生活小习惯,需要注重引导的方式方法,更需要给大家足够的时间去改变习惯和养成习惯。

  “给大家都选择余地和改变的时间,可能比强行灌输理念,甚至强制要求使用的效果会更好些。现在大家基本已经养成把垃圾丢进垃圾桶,但不能‘揠苗助长’,影响垃圾进桶。”该环保工作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