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天堂fun88专业生产:垃圾桶、不锈钢垃圾桶、分类垃圾桶、公共场所垃圾箱等系列环保产品!
垃圾桶、不锈钢垃圾桶、分类垃圾桶源头生产厂家乐天堂fun88专业从事环保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服务企业。
全国咨询热线:15534828825
联系我们
乐天堂fun88
155-3482-8825

联系人:张经理

手机:15534828825

邮箱:zhang@bxgtp.com

QQ:472920400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恒磁路以西

当前位置:首页 > 垃圾桶

齐心建设绿美广州我们在行动!

来源:乐天堂fun88    发布时间:2024-06-06 14:45:08

产品详情

  植树造林能够更好的起到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等作用,种下一棵树,就是种下一个希望!

  小树苗吸收了水分,而后就会逐渐长成大树。所以我们要爱护每一片绿叶,爱护每一株幼苗。

  3月16日,广州市妇联联合市园林局、花都区政府,组织各界妇女代表,花都区最美家庭、绿色家庭代表,花都区学生代表和市妇联机关党员干部在花都区花城街石岗村新华河两岸,开展“我为羊城添新绿”植树活动,种植230棵树,培育3个主题林,以实际行动助力花都区石岗村打造沿河两岸夜市经济带。3月24日,市儿童活动中心联合市儿童公园及各区12个儿童公园共同开展广州儿童义务植树活动,进一步引领全市少年儿童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今天是六五环境日,为深入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百千万工程”,推进绿美广州生态建设,近几年来,广州市妇联认真实施“绿美广东巾帼行动”,深入开展“绿美广州巾帼行动之我为羊城添新绿”系列活动,为助力广州高质量发展和绿美广州生态建设贡献力量。

  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并且开展参加植树活动476场,约1.8万余人次参与,植树共46463棵,培育138个主题林,组织“我为羊城添新绿”主题交友活动3场,募集资金24万元。

  广州市妇联联合7个市职能部门开展寻找广州“绿色家庭”活动,组织参加绿色家庭植树实践活动,参与培育“家庭林”“亲子林”。6月2日,协同市生态环境局等单位以“全方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建设美丽广州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为主题,举办了广州市2024年六五环境日宣传活动暨“美丽山水花城 你我共建共享”社会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和现场活动,市妇联副主席李艳林参加了活动,市妇联还组织了绿色家庭代表参与宣传。

  “我倡导‘旧物别丢掉,还有大用处’的生活理念。”今年70岁的程国华,是一位退休老党员,同时也是白云区鹤龙街道时代玫瑰园社区的优秀志愿者。她多年来一直以实际行动诠释着绿色环保理念和志愿服务精神。在她的引领下,共同生活的亲属热情参加垃圾分类,厉行节约,变废为宝,共同打造了一个绿色生态的家园。

  垃圾分类,程国华早在2018年底就开始关注并学习。她积极参加社区的宣传活动,社区发放垃圾分类的宣传页,她主动领取;社区放置垃圾分类宣传板,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和分类处理流程,她认真听讲。为学习更多的垃圾分类知识,她还自己上网去学习。她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还带领社区的长者歌舞队参与垃圾分类的文艺演出,以艺术形式传播环保理念。

  随着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程国华按照社区投放垃圾的要求将家里的垃圾桶分成厨余垃圾桶、普通垃圾桶,每天晚饭后定时去扔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被单独收集起来,集中处理。她的孙女也在家庭的熏陶下,从小学习垃圾分类,不仅在幼儿园分享知识,还将垃圾分类玩具作为生日礼物,让更多孩子了解环保的重要性。程家的每个成员都热情参加垃圾分类,形成了良好的环保习惯。

  程国华说,她经常给孙女讲“旧物别丢掉,还有大用处”,这正是他们一家所倡导的生活理念——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旧衣物在她家经常被循环使用,“比如我孙女很多衣服都来自其他大孩子换下来的旧衣服,孙女穿不下的衣服,会再送给其他适合穿的小孩子。”程国华表示,除了儿童的衣物,大人的衣物也会定期清理,不合适的衣物会经过清洗后捐赠或改造。记者看到,程国华家中有几个行李箱罩子都是旧衣服改造而成的,桌布是床单改造的,另外她还将旧衣服改造成单肩包持续使用。

  程国华的儿子和媳妇在学校工作,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浪费,他们在工作中能够用电子邮件的就尽可能的避免使用纸质文件,实行双面打印,重复使用信封和公文袋。

  日常生活中,程国华家中尽量不用或者少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餐具等一次性制品,购物买菜使用环保购物袋,循环利用,避开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袋。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程国华经常提醒家人,要养成生活中珍惜粮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习惯。全家人积极践行“光盘行动”,用餐不搞攀比、不讲排场,不单单是做到去外面餐馆吃饭剩菜打包,更要做到按需点菜、避免剩菜;同时家人们在食堂按需打饭,在家按需做饭。努力做到餐厅不多点、食堂不多打、厨房不多做。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约用水用电也是程国华一家人的生活小习惯。“我们专门买了LED节能灯,将全屋的照明灯都来更换,”程国华表示,自己在家中尽量做到能利用自然光就不开灯。同时,程国华家里安装了吊扇,减少空调的使用。“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办公的地方,使用空调时我们也会将温度设定在26度或以上。”程国华和记者说,她现在出门养成随手关掉水电开关的习惯,一旦看到大白天公共楼道里面的电灯还开着,也会主动关掉。

  在节约用水方面,程国华也十分注意方式方法。“个人会使用热水器的时候,不是即开即热水的,”程国华会用用干净器具把前面的冷水接起来备用,用于清洗衣物或其他物件,洗完衣物的水还会用来浇花。厨房用水的时候,她会先把买回的青菜除去杂质和枯叶,然后用淘米水浸泡,之后再用清水洗净,再用留下的水清洗拖把和擦洗灶台。此外,程国华家中的厕所用水一般都是把各种用剩的水储起来冲洗厕所或拖把。程国华说,他们家是实际做到了一水多用,让每一滴水都变得有价值。

  程国华不仅在家庭生活中践行环保,还是一名热情参加志愿服务的奉献者。疫情期间,她主动参与社区防疫工作,接种疫苗后便加入了志愿服务行列,定期参与疫苗接种点和核酸检验测试点的服务。在广州本土疫情时,她更是主动请缨,连续一个多月坚守在全员核酸检测岗位。

  在疫情防控转为常态后,她坚持参加常规的志愿服务,包括垃圾分类宣传、青少年引导和慰问困难群众等。至今,程国华的志愿服务时长已超过1400小时,公益银行记录超过1000小时,她的公益行动赢得了街道、社区和群众的广泛赞誉。

  程国华说,希望用自己的行动,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环保和公益事业中来,为建设美丽社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积极力量。

  林敏家,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却用他们的坚持和付出,诠释着绿色低碳生活的真谛。他们深知,环保无小事,每一个小小的行动,都能为地球带来一份清新的空气。他们是绿色生活的积极践行者,他们一家人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节约用水、用电,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他们还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DIY,将废品变废为宝,让环保成为了一种生活艺术。

  购买家电,他们首选环保节能产品。记得那次购买电视机的经历,林敏一家在商场里挑选了很久。他们对比了各种品牌和型号,最终选择了一款具有防静电功能的电视机。这款电视机不仅画质清晰,而且能有实际效果的减少静电产生的不便,更重要的是,它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同样地,在购买电冰箱时,他们选择了一台无氟的绿色冰箱。这台冰箱使用先进的制冷技术,不仅节约能源,还能减少对臭氧层的破坏。

  改造家居设施,他们注重节能环保。走进林敏的家,会发现许多细节之处都透露出他们对环保的用心。全家采用了空气能的空调地暖热水综合系统,厨房里,他们安装了节水龙头,轻轻一扭,水流便缓缓流出,既方便又节水。卫生间里,他们换上了优质节能灯,光线柔和且不刺眼。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改变,却为他们带来了显著的节约能源的效果。在林敏家,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随手关灯、用完电器关电源。这个习惯虽然简单,但却需要每个人的自觉和坚持。

  外出购物,林敏一家也秉持着环保的理念。每次去菜市场和超市购物时,他们都会自带环保袋,拒绝使用商家提供的塑料袋。这一小小的举动,不仅减少了塑料袋的消耗,还为环境减轻了一份负担。为了养成良好的购物习惯,他们还会在出门前检查是不是带上了环保袋,确保每次购物都能为环保做出贡献。

  交通出行,林敏一家同样展现了环保情怀。由于家住南沙,周边道路宽敞交通通畅,尽管非常适于驾车出行,但他们仍最好能够降低开车的次数,上下班和短途出行均会选择骑自行车或步行,中长途出行则优先选择公共交通,只有在假期跨区市游玩才优先选择自驾,这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减少了车辆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在当今社会,节约用水已成为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这股环保风潮中,林敏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展现出了非凡的节水智慧,成为了邻里间的节水典范。

  每次从集市上买回来的果蔬,林敏都会先仔细去除杂质,然后用淘米水进行浸泡。这一步骤不仅能帮助分解和去除蔬菜表面的农药残留,还能充分的利用起原本可能会被倒掉的淘米水。“淘米水富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对于果蔬的清洗非常有帮助。”林敏解释道,“而且,这样做还能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在淘米水浸泡后,林女士会用清水将果蔬彻底洗净,确保食用安全。而最后一遍洗菜的水,她更是不会轻易浪费。这些水会被她收集起来,用于浇花或冲洗碗碟和洗菜盆,实现了水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

  林敏家对废品的解决方法十分细致。家中设立了专门的废品收集箱,每次产生的废纸、饮料瓶等都会被分类放入。每隔一段时间,他们就会将这些废品送到附近的回收站进行回收处理。通过这一种方式,他们不仅为废品找到了新的归宿,还减少了垃圾填埋和焚烧对环境能够造成的污染。

  在废品再利用方面,林敏一家更是创意无限。他们利用废纸制作成了精美的手工品,如纸艺花、纸艺动物、纸贺卡等,他们还尝试将废旧布料缝制成环保袋,用废弃的瓶盖制作风铃等,让废品焕发出了新的生命,他们还利用废纸盒与家中现成物品制作组装成了“疯狂过山车”组合玩具,并在女儿所在学校获得了科技节作品制作一等奖。这些作品不仅装饰了家居,点缀了生活,还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培养了孩子绿色环保节能的理念。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林敏家很注重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培养,他们常常陪伴孩子漫步在城市、公园、山中、森林、河畔、田间......期间,他们会清理他人遗落的垃圾,扶起躺倒的共享单车,整理凌乱的花草枯枝,查看河流是否洁净有无污染,收集散落的稻穗扎起可爱的稻草人,亲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从而由心的保护大自然。

  除了在家庭中践行绿色低碳理念,林敏一家还热情参加社区的环保活动。他们加入了当地的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无论刮风下雨,都坚持按时上岗。他们耐心地为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大家将可回收物与不可回收物分开处理。在他们的带动下,慢慢的变多的居民加入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此外,他们还参加了植树活动,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片绿色。林敏表示:“我们大家都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更多的人加入到环保事业中来。”

  每年,林敏一家都会至少参加一次节能环保公益活动。无论是植树造林、城市清洁日,还是其他与环保相关的活动,他们总是热情参加,用自己的双手为环境贡献一份力量。在一次社区组织的“低碳日”活动中,林敏一家更是成为了活动的明星。他们通过宣传教育和示范,向邻居们展示了如何减少碳排放、如何明智的选择低碳出行方式,引发了社区居民对环保问题的广泛关注。

  除了热情参加公益活动,林敏还利用自己的文艺才能,创作和推广绿色环保、志愿者公益歌曲。多年来,她坚持致力于这类歌曲的创作,用音乐传递绿色理念。她创作的《水乡之恋》《晴朗的天空——献给志愿者之歌》《幸福中国》《大湾区的风》等歌曲,不仅旋律优美动听,更蕴含着深刻的环保意义。这些歌曲不仅让人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环保的重要性,激发了人们参与绿色行动的热情。

  林敏一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绿色低碳生活的真谛,也为邻里和朋友树立了一个榜样。他们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一家的力量看似微不足道,但我们始终相信,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然会影响周围更多的人。只要人人都来参与绿色行动,我们的社会必然更加美丽。”

  在繁华的都市中,有一个特殊的家庭,他们不仅在生活中处处彰显着绿色的理念,更是以实际行动为环保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个家庭,一家六口,三代同堂,他们共同秉持着节能减排、绿色生活的科学观念,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绿色”的深刻内涵。家庭的中心人物,是对绿色情有独钟的女主人李妍艳。她钟爱绿植,无论是家中的阳台还是办公桌,都被她精心布置成了绿色的世界。月季、蓝雪花、绣球、茉莉……各式各样的花草在这里竞相绽放,为钢筋水泥的城市带来了一抹清新的绿色。她说:“绿色代表着生命力,生机勃勃,充满希望。我喜欢养花,不仅是因为它们能美化环境,更是因为它们能让我心情格外地好。”

  在她的影响下,全家人都养成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在家庭用水方面,他们有着极高的节水意识,一水多用成为了家庭的常态。李妍艳妈妈,这位传统的中国妇女,用她的勤劳和智慧,将节水理念融入到了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她坚持手洗衣物,不仅节省了水资源,还保证了衣物的清洁度。而家里漂洗衣物和淘米后的水,都被她巧妙地利用起来,用来拖地、冲洗洗手间和阳台的植物。

  在用电方面,共同生活的亲属们同样注重节约。他们养成了人走关灯的好习惯,最好能够降低电器的待机时间,夏天空调的度数也始终保持在26度以上,以减少碳排放。在饮食方面,他们更是严格遵循“光盘行动”的原则,无论是在家就餐还是外出聚餐,都力求做到不浪费一粒粮食。

  垃圾分类是这个家庭环保行动的又一亮点。他们在家中设置了四个不同的垃圾桶,分别用来收集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他们严格按照小区的要求做垃圾分类,并定点定时投放。而日常的快递盒、报纸、饮料瓶等可回收垃圾,更是被他们拆解、打包整理后,请废品回收人员上门回收,真正的完成了变废为宝。

  除了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动,这个家庭还热情参加公益环保事业。李妍艳自2017年开始,就通过“飞蚂蚁”环保回收平台,将家中的旧衣服和旧书籍进行回收。这样的平台通过“互联网+资源回收”的创新模式,将手机下单预约与物流公司上门回收相结合,让闲置物品得到了有效的利用。至今,女主人已经通过该平台回收了54.88kg的旧衣服,减少了293.6kg的碳排放,相当于节约了379度电、1540立方米天然气和328立方自来水。同时,她还将孩子的课外书进行整理后,通过该平台捐赠给了贫困山区的小学,为那里的孩子们送去了知识的力量。

  每次外出购物,这个家庭都会自备环保购物袋和冰袋,坚决拒绝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李妍艳更是长期在随身背包里备着一个折叠的购物袋,以备不时之需。她常说:“环保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该从生活的点滴做起,为地球减负。”

  这个家庭还善于利用旧物,将废物变为宝。八宝粥的罐子被巧妙地改造成笔筒,坏掉的电饭锅胆则成为了微型荷花的家园,零食礼盒稍加改造后便成为了收纳盒。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却让这个家庭的生活更加环保、节约。

  多年来,这个家庭一直选择绿色出行方式,未购买私家车。无论是工作日还是周末出行,他们都以公共交通为主,地铁是他们出行的首选。李妍艳更是每天乘坐地铁从越秀到番禺上班,尽管路途遥远,但她依然坚持绿色出行。

  对于最后一公里的路程,她选择了骑行的方式。每天下班后,她都会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城市的街头巷尾,享受着骑行带来的乐趣和便利。在周末出游时,他们也会选择全家骑单车或步行、跑步出行的方式,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这个家庭的绿色出行方式不仅减少了碳排放,还锻炼了身体,提高了生活品质。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绿色出行的理念,为城市的环保事业做出了贡献。

  在这个家庭中,绿色教育不单单是一种口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他们都以为,绿色教育应该贯穿于家庭教育的始终,让孩子从小就树立起环保意识。

  李妍艳不仅自己热爱花草、热爱大自然,还带动孩子一起参与种植、浇水等园艺活动。孩子们在参与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如何照顾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此外,这个家庭还注重培养小孩子的垃圾分类意识。他们在家中设置了多个垃圾桶,让孩子学会将不一样的种类的垃圾分别投放到对应的垃圾桶中。通过垃圾分类的实践,孩子们不仅学会了珍惜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还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李妍艳的女儿还参加了越秀区“林长小队”的活动,与其他小伙伴们一起开展“绿美守护者”活动,为建设绿美越秀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她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绿色环保的理念,也激发了更多人对环保事业的关注和参与。

  李妍艳这个家庭的环保故事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现绿色生活的可能。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环保不是遥不可及的口号,而是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的实际行动。只有每个人都热情参加其中,我们的地球家园才能变得更美好。

  2024年初,与市农业局发布第一批市“美丽庭院”80户、“示范户”6户、示范村3个。充分的发挥示范户、示范村典型作用及村“两委”干部、党员、妇联执委和巾帼志愿者的力量,广泛宣传“美丽庭院”,提升农村妇女的思想意识,了解掌握庭院绿化美化的技巧技能。结合重点推进“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和示范带核心村、“广州巾帼头雁村”项目及乡村民宿经营开展工作,推进“美丽庭院”高质量发展。

  广泛发动妇女群众和家庭投身到绿美广州生态建设中来。汇聚社会力量撬动社会资本开展羊城“她”公益创投大赛,专设“美丽庭院”创投项目。联合社会组织联合会在白云山举行“绿美广州2024年登新高新年公益健康行”活动,动员社会组织、会员企业、志愿服务团队等900余人参与。设立“我为羊城添新绿”公募项目,向爱心企业家和热心人士、妇联执委等发出倡议。截止目前,“我为羊城添新绿”项目共募集资金24万元,其中,向市慈善会“绿美广州生态建设”专项基金捐款10万元。发动花都女促会募集价值10万元支持150棵桃树树苗,增城区妇联发动女企业家支持价值2万元树苗。

  接下来,市妇联将继续深入推动“绿美广州巾帼行动之我为羊城添新绿”系列活动,持续发动开展“绿美广州生态建设”社会募捐工作,动员女企业家等社会力量通过捐资捐苗、认种认养等形式履行绿美义务,深化打造“美丽庭院”工作,组织并且开展“晒晒我家的阳台”等活动,引领更多妇女、儿童及家庭爱绿养绿护绿,为助力绿美广州生态建设贡献力量。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相关产品/ RELAT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