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垃圾桶,或是方形,或是圆形,普普通通。9月8日揭晓的全市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桶设计大赛彻底颠覆了传统印象,来自祥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秦伟博从小区健身器材上获得灵感,和家人一起设计出了“旋转的花瓣”造型垃圾桶,一举夺得此次设计大赛的冠军。
小小垃圾桶,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为了更好地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广大市民积极做好家庭垃圾分类工作,市城管局联合市教育局等部门从6月起在全市范围内举办此次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桶设计大赛,就希望通过这种“体验+互动”的形式,让参与者身临其境,激发“创新参与兴趣”,学习“家庭分类知识”,优选“家庭分类创意”,逐步提升广大市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保护生活环境的行动热情。
大赛启动以来,共收到淮海经济区1500余幅设计作品,参与选手年龄最小的仅6岁、年龄最大的71岁,设计各有特色,科技创意十足,多元化和个性化特征鲜明。选手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需要,发挥想象力,设计了一款款精美且实用的垃圾分类桶。市城管局环卫处组织了大赛作品评审会,根据征集作品的创意性、美观性、实用性,按标准开展初评、复评,评选出20名入围作品,并将入围作品制作成成品。20名入围作品利用互联网投票及专家终评,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经过层层选拔,祥和小学五年级学生秦伟博凭借“旋转的花瓣”造型垃圾桶夺得此次设计大赛的冠军。淮海西路中心小学李知贤设计的“可以当板凳的分类垃圾桶”和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研究生吴旻昊的“‘积’以为习”分获二等奖。徐婕妤设计的“汉阙”垃圾桶,魏千翔设计的“流光”垃圾桶,郭猛、彭强、郭宸语联合设计的家庭多变分类垃圾桶分获三等奖。另外有14项设计获得优秀作品奖。邱一鸣和陈雪梅分获指导老师奖。
“班主任老师通知我们举行全市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桶设计大赛的消息后,同学们都很积极,基本都参赛了。”得知设计的作品获得此次大赛冠军,秦伟博很激动。他和记者说,准备参赛后,他满脑子都在构思分类垃圾桶的设计。经过小区健身区,看到正在旋转的一款体育器械时,他脑子里蹦出了设计一款旋转垃圾桶的想法。他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家人,并很快得到舅舅的全力支持。他的舅舅叫刘川,专门干视觉美编设计工作,曾参与手机界面、车载界面等工业设计。
有了旋转垃圾桶的想法,在专业级设计师的帮助下,从四叶草汲取创意,秦伟博和家人设计出了“旋转的花瓣”造型垃圾桶。它外形看起来像四叶花瓣,四种垃圾桶安装在同一个圆轴底座上,既节省占地空间,还能够准确的通过垃圾种类将对应的垃圾桶旋转到自己面前,准确地投放。
“这款设计灵感来源于家里的一款灭蚊灯,他把灭蚊灯当成了凳子,喜欢坐在灭蚊灯上。”李知贤的爸爸和记者说,在李知贤提议做一款可以当板凳的分类垃圾桶后,全家人都开动脑筋,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出了这款“可以当板凳的分类垃圾桶”,获得此次大赛的二等奖。这款垃圾桶上下两部分可分开、可组合,分开后下半部分可以当板凳。上半部分盖板为按压开关,按压后盖板打开,共设置3个内桶,都可以套袋。
采访中,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在学校学习了垃圾分类知识后,李知贤回到家就向父母提出垃圾要分类,家人也给予支持,购买了分类垃圾桶,厨余垃圾、其它垃圾都分类装,分类投送到小区垃圾桶。
同时获得二等奖的“‘积’以为习”垃圾桶出自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来自苏州常熟的吴旻昊之手。“这款垃圾桶既指出了作品的积木式设计,又表现了积累分类垃圾的过程。”吴旻昊和记者说,他设计这款“‘积’以为习”垃圾桶,就希望用户在产品使用的过程中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助力徐州市的垃圾分类行动。
垃圾分类各项活动正在我市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吴旻昊说,通过参加此次大赛,他感受到了徐州这座城市对垃圾分类的重视和推广普及力度,他相信徐州的明天会慢慢的美。
此次大赛结束后,市城管局将选择获奖作品中实用、易推广的作品批量制作,投入市场,方便市民居家进行垃圾分类。
在颁奖现场,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我市市区今年4月份已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计划到2020年10月底,全面完成市区1500余个居民小区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体系建设工作。《徐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计划于今年10月出台,将为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持久开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