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表面应该印刷或者粘贴感染性废物标识。”在上海市松江区一家定点收治新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医院里,由松江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沈飞跃和队员们组成的“党员先锋突击队”,正在检查医疗废物箱。沈飞跃不忘叮嘱队员们:“医疗废弃物属于危险废物,疫情当前,不容许有一丝马虎。”
根据生态环境部最新印发的《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管理与技术指南(试行)》,在收治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应当对肺炎疫情防治过程中产生的感染性医疗废物做消毒处理。再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包装,才能放到指定周转桶(箱)或一次性专用包装容器中。
记者看到,不大的贮藏间内,一个个黄色的医疗废物箱层叠摆放。箱体上黑色的标志表明,内含具有危险的感染性废物。沈飞跃和记者说,队员们的检查工作并非“扫一眼”那般简单,还需要随机打开箱盖,翻查这些医疗废物的包装是否完好,是不是满足规范。
沈飞跃介绍说:“防护服是松江区生态环境监测站提供的装备,一共17套。第一次检查用了9套。但无法保障后续两天一查、5天全覆盖4家医疗机构和12家隔离观察点,再加上现在疫区紧缺防护装备,购置有难度。所以从第二次检查开始,我们便不再穿戴防护服了。即便我们心中有顾虑,但这是职责所在,我们一定要要履职尽责。”
仔细检查完贮藏间后,队员们又换了个思路,从源头开始,随机抽查起了几户确定诊出的病例患者产生的垃圾。他们请来相关负责人,从一个个细节处问起:“何时消毒、打包的?怎么消毒、打包?谁负责?垃圾又是怎么离开隔离区的?”每个环节都不能有疑问。
借助这股认真劲,队员们还真抠出了一些疏漏。他们建议,相关单位缩短医疗废弃物进入末端处置环节前的贮存时间,并加强对转运车辆的管控,把交叉感染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源头场所暂存不能超过24小时,转运不能超过48小时,处置不能超过12小时,只有争分夺秒,我们才可以跑赢病毒。”沈飞跃坚定地说。
当一天的工作进入了尾声,队员们却又遇到一个新难题:如何脱装备?“先别急!”一位细心的队员拿来了手持式喷淋器和消毒液,确保每个人消毒彻底后,才两人一组互相帮助拆下防护装备。之后,几位年长的党员开始分发酒精棉花,拿到的队员轻轻道声谢,认真地在手上擦拭起来。
别看这支队伍工作起来相当稳重、妥帖,他们其实很年轻。“党员先锋突击队”平均岁数不到39岁,正是上有父母待养,下有子女依靠的年纪。当初决定参与这样危险的任务,他们的背后,少不了来自家人和亲朋忧心的目光
当初,家人听闻他们要去“翻”确诊病患的垃圾桶后,队伍中许多人的手机便一直响个不停。收到家人的信息后,许多人面色凝重,拇指在屏幕上悬停良久,默然思索着该如何去安慰来自至亲的忧虑与焦心。
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不仅来自于他们生态环保铁军的身份,更源于他们共同的名字员。
沈飞跃说,作为领队,看到党员们给家人这些回复,心像是被什么揉了一下。但那些简短但有力的文字令他坚信,这一支队伍充满了勇气和担当。
“这种时候我更加明白,党员就是先进性的代表。在当下,面对疫情就是要挺身而出,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提到自己的党员队友时,沈飞跃难掩感动和自豪。
队员们用实际行动证实了他的信念。“党员先锋突击队”采取自愿报名形式,松江区生态环境局执法大队和固废管理站在上海的29名党员全部请缨,无一例外。无奈受限于防护装备吃紧,只有10名骨干留下,组成了这支队伍。
于是,他们把家人的惦念放在心底最深的角落,全身心地投入到医疗机构和隔离观察点一线,以及持续监督和指导医疗废物的处置工作之中。
忙碌一整日,待一切处理妥当,早已是月色朦胧。队员们疲惫中透露出一丝笑意。大伙相视一笑,因为他们了解,病毒传播的一扇门,又一次暂时被他们堵住了。
疫情无情,人有情。让人恐惧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阻挡不了沈飞跃和队员们向前挺进的脚步。只因他们不仅是生态环保铁军,更是光荣的中国员。
“我们要充分践行对生态环保铁军的要求,党员骨干更是生态环保铁军中的代表,面对疫情,更要体现党员骨干的作用。”沈飞跃说。
今年,他和许许多多的战友一起,在本该阖家团圆、享受热腾腾的年夜饭时,选择毅然转身,直面严峻危险的疫情形势,毫无惧色、大胆逆行。
当白衣战士振奋人心的请战书在网络上刷屏的时候,上海、乃至全国“铁军党员”其实也正奋战在抗击疫情的前沿。
“我们的辛苦和风险完全比不上医务人员。当前我们能做的,一是感激和祝福他们,另一方面就是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沈飞跃说,“还要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