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市民发现滇池大坝上出现了两组垃圾分类新设备。和传统的手提开盖式垃圾箱不同,经过彩绘装饰后,这两组设备与滇池大坝景观融为一体。在功能上,这两组智能垃圾箱还“暗藏玄机”,后台通过对垃圾重量和体积的动态监测,能在垃圾箱容量达到80%时,自动向环卫公司发出报警。
近日,记者走访滇池大坝时留意到,整个大坝上一共设置有两组智能垃圾箱。智能垃圾桶整体底色为蓝色,上面配有海鸥、白云、花卉等昆明的特有“元素”,与大坝上流动贩卖亭外观和谐统一。每个智能垃圾箱共有4个投放口,分别是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以及厨余垃圾。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垃圾的类别都有在垃圾桶上标明,方便市民进行区分。
和普通垃圾箱不同,一般的情况下,智能垃圾箱投放口都是处于关闭状态。如果想要投放垃圾,第一步是要点击垃圾箱正中间的触控屏幕,在出现的“身份验证”界面进行登陆。在“身份验证”环节,记者选择了“游客登陆”,随后进入了投放垃圾类别选择的页面。点击相应的分类按钮后,对应类别的垃圾投放口将会打开,即可进行垃圾投放。投放完毕后,智能垃圾箱还会对刚刚投放的垃圾进行称重,并在屏幕上显示。
记者体验下来,整个垃圾投放过程大约需要10秒左右。相比传统的垃圾投放来说,耗时较长。而且相对来说整一个流程较为繁琐:仅“身份验证”界面就有6个。此外,等待垃圾箱打开的时间相对较长,如果只是想扔少量垃圾的话,旁边传统的果皮箱用起来更加方便。除此之外,智能垃圾箱屏幕的字体较小,对于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相对来说不太友好。
在市民施女士看来,和原来的垃圾桶相比,智能垃圾箱通过一些外观的设计,不仅没有对滇池大坝景观产生一定的影响,反而还有一定的美化作用。记者在走访滇池大坝时发现,两个智能垃圾箱中只有一个在正常使用。由于外形与传统垃圾桶差异较大,很多人并不会意识到这一装置其实是分类垃圾桶。而路过的行人注意到它,也大多只是因为箱体屏幕播放垃圾分类公益广告发出的声音,而匆匆一瞥。
滇池大坝的环卫工人和记者说,大坝安装了智能垃圾箱后,绝大多数游客还是会选择将垃圾投放到传统的果皮箱里,也有少部分游客会来“尝鲜”试用。日常工作中,大坝上的环卫工人依然只负责对原来的果皮箱进行清理。智能垃圾箱则由环卫公司根据存储状况,安排其他员工做清运。
在昆明大力推进垃圾分类的当下,智能垃圾箱在景区这类人员密集场所出现,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也还是为了加大垃圾分类的普及和宣传力度。在记者观察过程中发现,市民在投放垃圾时并不会特意查看标识或者对垃圾进行分类。市民郑女士表示:“虽然有注意垃圾分类的标识,但真正落实的比较少,因为不知道如何分类。其次就是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以前的习惯。”而市民余先生则说:“对垃圾分类在昆明的推广不是特别了解,只是会在路边广告牌和公交车上看到一些宣传。”
记者从负责滇池大坝保洁的云南京环海洁环境资源管理有限公司了解到,滇池大坝智能垃圾箱试点是从今年开始实施的。每组智能垃圾箱的容量达到了1000L,其中每个类别的垃圾容量是250L。投放了智能垃圾箱后,大坝周边老式手提开盖的垃圾箱全部撤走,只保留了果皮箱。
“我们根据投放前期的满溢试验,设定了重量作为满溢程度的监测指标。除了重量之外,还能通过红外线的方式来进行监测。”云南京环海洁环境资源管理有限公司城矿资源中心主任刘宇介绍,目前是滇池大坝旅游的淡季,平均3-5天需要清理一次智能垃圾箱。预计到了秋冬季节,“观鸥季”到来后,会出现垃圾量激增的情况。“智能垃圾箱在容量达到80%的时候,就会自动向后台报警,公司就能安排工作人员过去清理处置。既减少了环卫工人来回走动的时间,也能让垃圾得到及时处置。除此之外,自动封闭式的桶盖能够尽可能的防止垃圾撒漏、异味扩散以及人与桶把手的物理接触。”
刘宇介绍,在对垃圾投放程序进行设置时,考虑到了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尽量将流程简化设置。“身份验证”环节虽然有6个选项,但根据滇池大坝智能垃圾箱的使用场景,只开放了“游客”选项。“市民和游客都不用扫码注册、关注公众号这些繁琐的程序,只要通过两次屏幕点击,就能开箱投放垃圾。”刘宇说,在垃圾投放时公司不会收集用户个人信息,但是后台会记录投放的次数。从智能垃圾箱“上岗”后,后台显示已经8000多人次投放垃圾。
从分类的效果来看,由于景区垃圾类别比较单一,所以分类的准确度要高于小区。“滇池大坝上产生最多的垃圾就是塑料水瓶,鸥粮、食品的包装袋这类可回收垃圾。但我们仍旧是根据昆明垃圾分类的标准,设置了4个分类桶。希望能通过大坝密集的人流量,对垃圾分类有更集中的宣传。”刘宇表示,下一步,公司将根据果皮箱和智能垃圾箱的使用情况,动态评估是否继续增设智能分类垃圾箱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