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电瓶车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的问题,全国电瓶车安全风险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专班近日发布了《电瓶车锂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指南》(以下简称《建设指南》)。这一举措旨在加速建立电瓶车锂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明确各方在回收中的责任与机制,确保消费者能方便地进行锂电池的交售。
近年来,随着电瓶车行业的快速的提升,我国目前约有3.8亿辆电瓶车,其中约20%配备了锂电池。适当的回收和利用锂电池不但可以降低随意丢弃的安全风险,还能促进锂钴镍等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从而支持绿色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建设指南》正是出于这一背景制定,旨在为各地提供安全、便捷、可靠的锂电池回收指导。
《建设指南》强调,“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因地制宜、全链联动、安全便民”的根本原则。它要求电瓶车生产企业作为回收的主要责任方,通过自建、合作或委托第三方等方式建立有效的回收网络。同时,各地应结合真实的情况,制定符合地方特点的回收方案。
为便利消费者回收锂电池,各地可采用多种模式,包括电瓶车生产企业自建回收网络、与锂电池生产企业合作设立服务点,或者利用现有的再生资源回收渠道,并可依托相关企业的运营支持。
此外,消费的人在更换或报废电池时应通过规范渠道及时将待报废锂电池交至回收网点。为此,各地还可以推广一体化的回收模式,设置明显的提示信息,提升公众的安全意识。
此次《建设指南》为国家走向环保与资源循环利用提供了重要指导,标志着我国电瓶车锂电池回收利用工作将迈向新阶段。加强锂电池的回收与安全处置,将逐步推动整个电瓶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